摘要:属地管理作为当前我国信访工作的一项法定原则,旨在将信访矛盾处理于源头,化解于基层。基于任务与权能失配、事权与财权分离、责任属地而权力不属地,趋利和避害对人的心理驱动以及行为驱使生成隐性推力,渐次异化为自利与避责后,造成信访属地管理发生偏误。为此,基层政府时常遭遇逆向激励和目标置换的倒逼,"事属地"滥用为"人属地"的执行偏误,条块关系下的权责抵牾等困惑。谋求简约有效的制度修正,有必要理性检视信访属地管理的机制设计。通过对属地管理认知的正本清源,驱动信访由"人情之治"迈向"规则之治"。
关键词:属地管理;信访;基层政府;自利;避责;偏误;
基金资助:国家信访局信访理论研究项目“情、理、法在信访工作中的运用实证研究”(2020AG0804);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项目“大数据背景下的重大公共决策非理性舆论传播与风险治理研究”(19JD004);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课题“城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研究”(CGYJ2020001);
DOI:10.16637/j.cnki.23-1360/d.20201221.014
来源:《行政论坛》第6期
|